FPQ復合絕緣子生產過程中起模時應注意的幾個關鍵問題,有機復合絕緣子的外絕緣包覆工藝經歷了從干穿傘盤套穿傘 平板整機模壓 整體注射這幾個過程。同樣芯棒的發展也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普通型芯棒 耐高溫芯棒 耐高溫、耐酸型芯棒 透明、沖擊強度高、耐酸型芯棒。這些都是為了適應絕緣子的生產工藝而改變,為國內絕緣子整體發展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而改變。
復合懸式絕緣子發展目前-最-為推崇和受關注的是整體注射和壓接金具這一結構型式。220KV以上懸式有機復合絕緣子部頒標準又提出推薦使用耐酸芯棒這一要求。芯棒的耐高溫是為整體注射工藝服務的。壓接式結構要求抗沖擊強度要高。按照有機高分子材料的結構特性,耐熱性能越高的芯棒它的抗沖擊強度越低,所以兩者之間是相互矛盾的而要解決這一矛盾必須是芯棒生產廠家和絕緣子生產廠家共同努力,找到一個共同點。芯棒在注射成型時候不斷,壓接時又有較高的沖擊強度,金具與芯棒結構牢靠不拉脫。實驗表明,要想壓接式結構牢靠,必須使用沖擊強度好的芯棒。這種芯棒若再注射完成后起模時不注意就會造成斷裂,整只絕緣子將損壞,這要求絕緣子廠家要不斷總結經驗,注意生產工藝和生產過程的規范操作,追求數量和質量、效益相統一。
一、絕緣子注射完后從模具上取下來后檢查時斷裂,不是在注射和模壓過程中斷裂而是在上下模具分開后為硬撬造成的。硬撬造成芯棒斷裂和硅橡膠傘盤撕裂。
模具是主要原因之一,粘模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a. 模具材質,光潔度不好,沒有及時噴涂脫模劑。
b. 是硅橡膠配方原料不合適,膠料軟硬度不合適。(冬天、夏天對軟硬度要調整)
c. 是模具溫度過高、過硫化、時間、壓力不合適。
芯棒不耐溫也是另一個原因,據測定,一般復合絕緣子模具中心的溫度在155℃左右,外表在170℃左右。
二、防范起模時絕緣子斷裂的措施
1、首先要用好的金屬材料,并在模具上賦予了一定技術含量的好模具,光潔度要高。要使用好的脫模劑。
2、硅橡膠配方中原料品質要穩定。配方中原料比例變化和溫度、壓力、時間關系始終貫穿在生產過程中,操作生產人員必須明白。這當然包括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膠料的軟硬程度等。
3、起模后無論絕緣子粘在上模具或下模具(當然脫不來)不要急于撬起,好停留35分鐘或用風扇,冷氣將其吹一會,讓絕緣子中間部分冷卻,這樣芯棒強度會隨溫度下降而大提高,斷裂的機率降低。
4、采用第三項措施后,一般經驗對于110KV復合絕緣子而言,撬起時絕緣子芯棒與模具角度不能大于30度。若大于30度,還沒有脫下來就要手下留情,采取其他措施。目前絕緣子金具在注射或模壓時已經壓接到芯棒上,好的廠家起模后,絕緣子靠自身重量在用手輕動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掉下來。否則就要再找不易脫落的原因。